于佳祺律师

全国服务热线

15901599448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15901599448

于佳祺律师

网址:http://www.yujiaqi360.com/

联系人:于佳祺律师

手机:15901599448

邮箱:yujiaqi@jingsh.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37号京师律师大厦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2025-04-29]职务侵占案件无罪的主要裁判理由及辩护要点分析——基于93篇无罪案例进行大模型分析(2)
在职务侵占类案件中,审判机关做出无罪判决通常基于对主客观要件的严格审查及证据充分性的判断。
[2025-04-28]减刑假释制度改革的紧要性与方案选择
“两高两部”2023年发布了《关于依法推进假释制度适用的指导意见》,旨在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的部署要求,扭转多年来假释适用率总体过低、减刑和假释适用严重失衡的现状。
[2025-04-27]老年人犯罪与矫正难题的治理对策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范围内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比例相应上升,老年人犯罪与矫正问题日益突出。
[2025-04-25]同案必须同判吗?——同案同判新论
平等对待的形式正义原则要求同案应当同判,但由于法律实践的复杂性,同案同判并非在任何场合都是值得追求的。
[2025-04-24]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规范属性
近年来随着帮信罪案件数量的激增,学界产生了对本罪“口袋化”的普遍忧虑,本罪规范属性之争逐渐演化为存废之争,亟待刑法理论对此进行及时、充分的回应。
[2025-04-23]责令候查和刑事强制措施有机衔接的意义、类型及路径
责令候查和刑事强制措施有机衔接的意义、类型及路径
[2025-04-22]律师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宪法学分析
1997年刑法修订时,为防止律师利用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和稍后制定的律师法中赋予他们的更广泛的权利进行违法行为,妨碍司法活动,新增了第306条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
[2025-04-21]纯正轻罪缓刑适用条件的解释适用
纯正轻罪缓刑适用条件的研究方法论,有必要转向能够有效统摄刑法教义学方法论和罪刑法定原则统摄方法论的刑法解释融贯性论,凝练出纯正轻罪缓刑适用条件的规范功能类型,在此基础上进行规范功能类型化解释,进而实现规范功能类型化解释论融贯性。
[2025-04-18]玩忽职守犯罪中“职责义务”的认定困境及破解
从风险社会刑法观来看,国家在一定条件下要求公民履行积极义务,符合其“公民社会”“防卫社会”的基本逻辑。
[2025-04-17]尊重前置法科学界定专有出版权刑事保护范围
根据刑法第217条第2项之规定,以营利为目的,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2025-04-16]深化社会危险性评估机制完善逮捕制度
逮捕社会危险性的评估工作旨在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各类科学方法,对社会危险性要素进行科学审查,最终实现捕或不捕的决定建立在科学、客观的证据基础之上,从而增强逮捕的科学性、公正性。
[2025-04-15]申诉案件不应以《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第十四条为由排除律师阅卷权
司法实践中,部分法检机关会以《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第十四条为由,认为申诉代理律师必须在取得法检申诉立案通知书后才享有阅卷权利,才会允许律师阅卷。
[2025-04-14]应废除公安不合理不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
在积极刑法观的推动下,我国的轻罪治理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025-04-11]“但书”类型司法解释的性质及其出罪依据
在我国刑法立法不断扩张、轻微犯罪不断增多的背景下,寻求恰当的出罪路径,是刑事法治的题中之义。
[2025-04-10]单位犯罪刑事制裁的优化
单位犯罪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应统筹考虑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立法活动,在刑法立法方面应考虑调整和增设有关单位犯罪及其刑事制裁的法律规范。
[2025-04-09]发生型减刑撤销的路径选择与完善建议
发生型减刑撤销的路径选择与完善建议
[2025-04-08]深度链接作品行为刑法规制的逻辑与进路
将深度链接作品行为认定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的裁判思路,存在错误定性信息网络传播行为、不当扩大刑法规制范围等问题。
[2025-04-07]《国家赔偿法》施行前的刑事错案赔偿问题研究
根据江苏新闻广播的报道,刘青水之父刘忠武1960年7月10日因投毒罪被山西省万荣县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同年8月29日执行。
[2025-04-03]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全面审查原则再检视
为确保司法监督的有效性,死刑复核程序确立全面审查原则。近年来为了提高死刑办案质量,死刑复核全面审查原则被进一步强化。
[2025-04-02]效果与反思——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质量考评机制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表明,公安机关的刑事执法质量考评机制具有考评结果排名化,考评主体的内部性与广泛性,考评方式多元化,考评方法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考评程序的行政化与有限性等特征。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   55   56   下一页»   共1101条/56页 

版权所有 © 2019-2020 北京于佳祺律师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90520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