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祺律师

全国服务热线

15901599448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15901599448

于佳祺律师

网址:http://www.yujiaqi360.com/

联系人:于佳祺律师

手机:15901599448

邮箱:yujiaqi@jingsh.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37号京师律师大厦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2024-11-07]间接故意能否构成诈骗罪之检讨
间接故意能否构成诈骗罪,是我国刑法学界有较大争议的问题。肯定论者认为,间接故意也可以构成诈骗罪。但是,否定论者认为,诈骗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
[2024-11-06]刑罚、沟通与刑事责任年龄
刑罚的正当性根据既不在于单纯对行为人施以报应,也不在于预防犯罪的现实效果,而是通过与行为人、被害人和社会公众的沟通确证社会基础行为规范的效力,从而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存续。
[2024-11-05]我国涉罪人员家庭支持系统化——逻辑构成、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涉罪人员家庭支持系统并非仅仅是涉罪人员刑事司法过程中及刑事司法前后阶段的家庭支持的简单叠加,亦应尤为重视家庭支持全过程统一目标的设定和相关机构间衔接机制的构建。
[2024-11-04]正确处理四对关系,严格把握行刑反向衔接案件“可处罚性”原则
当前,受法律供给不足、理论支撑薄弱、实践经验匮乏等因素影响,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在个别地方检察院有时会出现盲目反向移送、必要性审查不足、审查标准不统一、检察意见不规范等苗头性问题。
[2024-11-01]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的注意要点
当前,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举国共识。作为彰显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一直备受重视。
[2024-10-31]论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规范构造与实践逻辑
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保护的法益不是“性自主决定权”,也不是“不被诱骗的性自决权”。本罪的保护法益应该是复合法益,即低龄未成年女性(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公序良俗。
[2024-10-30]依据“从事实到价值的阶层性”判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准确认定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应秉持刑法的基本精神,坚持适度原则。
[2024-10-29]“代购蹭吸”的罪与非罪
关于“代购蹭吸”行为的定性,《刑法》第347条并无明确规定,相关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也未涉及。
[2024-10-28]论查档行为的罪与非罪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阻挡层法益是信息自决权,背后层法益是信息主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信息管理秩序并非本罪法益。
[2024-10-25]非法证据排除程序性辩护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通常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使用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在刑事审判中被采纳的规则。
[2024-10-24]抢婴自养行为的刑法定性分析——兼与张明楷教授商榷
近年来,对抢婴自养的案件如何定性不吝为我国刑事司法实务中的难题之一。
[2024-10-23]刑民交叉案件中先刑后民处理规则的局限及解决路径
在刑民交叉案件中,主要有三项程序处理规则,即先刑后民、刑民并行、先民后刑。
[2024-10-22]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误区与理论校正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数量急速增长的背后,存在司法适用的若干误区。
[2024-10-21]盗窃虚拟货币行为罪名适用的双重视角
在判断窃取虚拟货币行为的罪名适用时,不能片面地仅考量财产犯罪或数据犯罪,而是应当抓住虚拟货币兼具财产属性与数据属性的特征,分别考量盗窃罪和计算机安全类犯罪的适用。
[2024-10-17]探讨会计鉴定和审计的证据资格之争及审计排非视角
刑事诉讼程序中的财务会计专门性问题,属于会计鉴定范畴,且系定罪量刑的关键证据,因此必须严格审查。
[2024-10-16]偷换收款二维码取财行为定性探究——兼与孙运梁教授商榷
现有的多种盗窃罪说都试图将此种行为纳入窃取他人占有之财物的范畴,但由于并无直接夺取占有的事实基础,因此不得不采取观念占有的解释路径,并将其贴上“规范占有”的标签,其定性的不合理性不言而喻。
[2024-10-15]更加注重证据审查与证明标准的把握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指出,刑事检察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必须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着力推动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坚决防止和纠正冤错案件。
[2024-10-11]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毒品案件实证分析
以间接证据锁链包含的能够直接证明的间接事实为基础,通过间接事实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根据行为人实施的客观行为推定出的主观要素,可以认定案件的主要事实。
[2024-10-10]商品交易中盗骗交织行为的类型化判定
盗窃罪和诈骗罪是取得型财产犯罪中较易混淆的两种转移占有犯罪。
[2024-10-09]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规范适用
时下,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加工贸易经营活动中,通过骗取海关核销,致使保税货物、物品脱离海关监管的情况下,因很容易造成国家税款流失,即有造成国家税款流失的巨大危险,故而即可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上一页   1   2   …   4   5   6   7   8   …   55   56   下一页»   共1101条/56页 

版权所有 © 2019-2020 北京于佳祺律师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90520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