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祺律师

全国服务热线

15901599448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15901599448

于佳祺律师

网址:http://www.yujiaqi360.com/

联系人:于佳祺律师

手机:15901599448

邮箱:yujiaqi@jingsh.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37号京师律师大厦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2025-10-09]证据与事实——阮某贩卖、运输毒品死刑复核案成功辩护解析
证据与事实——阮某贩卖、运输毒品死刑复核案成功辩护解析
[2025-10-02]跨境犯罪中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边界
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网络服务提供者在其中扮演着愈发关键却又复杂的角色。
[2025-09-30]迈向立体协同——网络暴力犯罪案件中的证据供给
当前,网络暴力犯罪案件的证据调取存在“滞后”困境,网络暴力犯罪手段越来越隐蔽、方式越来越多样、科技化水平越来越高,相关证据大多涉及网络平台运营数据和个人隐私信息等,需要网络平台提前固定证据,并配合证据调取。
[2025-09-29]电信诈骗关联犯罪涉案资金处置实践与思考
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中追赃挽损与涉案财产处置难一直是困扰司法实践的突出问题,本文就实践中的争议性问题进行了反思与评析。
[2025-09-26]盗窃罪的认定应坚持秘密窃取说
通说观点认为成立盗窃罪要求秘密窃取,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实务的普遍认同。
[2025-09-25]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入罪边界
掩隐罪的适用在全链条打击电诈犯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司法适 用率激增。
[2025-09-24]论如何给未查获毒品的毒品犯罪被告人判处死刑?——评《刑事审判参考》第1639号案例
论如何给未查获毒品的毒品犯罪被告人判处死刑?
[2025-09-23]论正当防卫限度的合比例性解释
防卫权应当受到合比例性原则的制约,否定防卫比例性要件的必需说并不可取。
[2025-09-19]信息流通背景下个人信息爬取行为“过罪化”的实务现状与理论重塑
个人信息爬取行为作为新兴的自动化个人信息收集方式,在实务中存在“过罪化”倾向:经授权的个人信息爬取、仅违反企业规定的爬取行为均被认定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公开信息的爬取行为也丧失出罪空间。
[2025-09-18]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权主体范围的扩展——单位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权研究
“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已于2012年正式纳入我国《刑事诉讼法》,标志着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权在我国立法中得以确立。
[2025-09-17]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司法界分之新解
如何准确界分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问题是长期困扰司法实践的疑难问题。
[2025-09-16]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法益区分依据及其适用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为我国民营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法律支撑和要求。
[2025-09-15]刑事虚拟财产的价值认定路径
随着大数据和数字经济等技术信息领域日渐兴起,网络犯罪案件逐渐增多,大量虚拟财产进入到刑事诉讼中,虚拟财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025-09-12]证成、豁免与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
有罪证明的法定标准是排除合理怀疑。该规则有两种不同的解释进路。
[2025-09-11]侵犯他人虚拟货币刑事案件的司法定性
侵犯他人虚拟货币的刑事案件如何定性,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
[2025-09-10]“变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的司法认定
由于刑法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罪状描述过于简单,且当前并无相关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对其进行详细解读,司法裁判对认定该罪存在诸多困惑,司法实务界和学术界对该罪的认定更是各执一端。
[2025-09-09]违法发放贷款案件六大辩护要点——基于5篇无罪判决、10篇不起诉决定书的分析
笔者以alpha数据库为检索平台,检索案由为违法发放贷款罪的一审、二审及再审裁判文书,截至2025年7月3日,共检索到裁判文书2995份,其中无罪判决书5份。
[2025-09-08]完善证据转化规则,做实知识产权行刑反向衔接
行刑证据转化是知识产权行刑反向衔接的核心环节,体现了法治建设的精细化要求,对实现法秩序统一、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具有重要价值。
[2025-09-05]民刑交叉案件中表见代理行为的刑事认定
对于利用表见代理取财的行为应该如何定性,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比较大的争议。
[2025-09-04]被告人翻供案件律师如何辩护?
作为一个执业多年的刑辩律师,被告人翻供这种事儿自是见识过不少,今天忽然想到这个问题就跟大家聊一聊。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   63   64   下一页»   共1262条/64页 

版权所有 © 2019-2020 北京于佳祺律师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90520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