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祺律师

全国服务热线

15901599448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15901599448

于佳祺律师

网址:http://www.yujiaqi360.com/

联系人:于佳祺律师

手机:15901599448

邮箱:yujiaqi@jingsh.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37号京师律师大厦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2020-05-18]奸杀案改判——手段残忍、自首与死缓
近日,广西一男子强奸10岁女童致死二审改判死缓一案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0-05-15]论轮奸的限制性认定
论轮奸的限制性认定
[2020-05-14]认罪案件证明标准层次化研究 —基于证明标准结构理论的分析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以控辩对抗为根基构建的传统证明标准理论面临挑战。证明标准僵化是历次程序简化改革效果不彰的根本因素,司法责任制改革事实上又不断推高证明标准,从历史经验看,能否正确对待证明标准问题,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刑事诉讼法确立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践成效。
[2020-05-14]网络送养VS非法拐卖——界限在哪里
亲生父母将孩子送与他人抚养,这种情况在民间长期存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收养形式受到挑战,有些联系已经悄然转移到线上。
[2020-05-13]云南冷兰案中值得关注的几个程序法问题
云南冷兰案中值得关注的几个程序法问题
[2020-05-13]合理界分上下游行为,准确认定洗钱罪
洗钱罪,作为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具体犯罪之一,具有法定犯和连累犯的特征。我国自1997年刑法典设立洗钱罪以来,先后两次完善罪刑规范,并制发相关司法解释,以统一执法司法尺度,有力打击洗钱犯罪。
[2020-05-12]法律信息检索研究产品第8号:贷款诈骗罪
法律信息检索研究产品第8号:贷款诈骗罪
[2020-05-10]重解与构建——与证据法学经典相遇
可以说,艾伦教授是近二十年来中国证据法学科建设的重要的域外守望者。
[2020-05-10]余金平案中的逃逸问题
在肯定了余金平具有逃逸情节后,需要进一步追问,余金平的逃逸发生在哪个时点?这个问题不仅会影响自首的认定,而且会影响逃逸的不法程度,进而影响对余金平的量刑。
[2020-05-10]如何认定“脱离他人占有的遗忘物”
2017年10月13日15时许,刘某在某网吧上网。周某与黄某也到达该网吧,坐在与刘某相隔的两个位子上上网,周某将所拎纸袋(内装手机)放在其左侧空位上。16时19分许,周某与黄某离开网吧,忘记将纸袋拎走。
[2020-05-08]《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重点内容梳理
2019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并宣布实施新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新《规则》对捕诉一体案件办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案件繁简分流等均有较大改动。
[2020-05-08]刑民交叉案件程序与实体处理规则
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相互交织,因而容易发生错误判断,即将民事性质的案件错误认定为刑事犯罪,或者相反,将刑事犯罪错误认定为民事行为(包括合法的民事行为和民事不法行为),其结果是导致罪与非罪界限的混淆。
[2020-05-07]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
正当防卫制度的立法规定与司法适用存在一定的脱节,正确激活与依法行使防卫权已然是当前司法政策的一大痛点。
[2020-05-07]类案检索报告制作和运用中的四个重要问题
法律适用趋于统一是现代司法的基本价值追求,也是法治社会对司法活动的必然要求。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要求建立类案检索制度,以确保类案裁判标准的统一。
[2020-05-06]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与妥当的刑罚处罚
民法典人格权编对个人信息权的保护是非常周延的。
[2020-05-06]三步区分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
相应案件是归入刑事诉讼范畴还是纳入民事案件,一直是刑事司法实践中的难点。
[2020-05-06]重罪案件如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检察官要善于运用大数据,对近年来重罪同类案件判决结果进行认真分析研判,充分考虑各种量刑情节,并做好相关工作,以有理有据地准确提出相应量刑建议。
[2020-05-06]辩护律师如何运用证据规则
证据法上的情理推断只能发挥参考的作用,要想提高胜诉的可能性,律师一定要拿出一些过硬的理由。
[2020-05-05]刑法谦抑性是如何被搁浅的?
应当建构刑法规范与普通国民之间的交互认同,以避免刑法过度追求秩序管控的偏执。重申刑法谦抑性是法治国家最基本的操守。
[2020-05-05]合同诈骗罪行为类型的边缘问题
合同诈骗罪的构造是: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欺骗行为→对方当事人产生认识错误→对方当事人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行为人或第三者取得财产→对方当事人遭受财产损失。
 «上一页   1   2   …   52   53   54   55   56   …   57   58   下一页»   共1159条/58页 

版权所有 © 2019-2020 北京于佳祺律师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90520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