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祺律师

全国服务热线

15901599448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15901599448

于佳祺律师

网址:http://www.yujiaqi360.com/

联系人:于佳祺律师

手机:15901599448

邮箱:yujiaqi@jingsh.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37号京师律师大厦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2020-05-05]以投诉举报为名行牟利之实的定性分析
投诉举报,是发现违法行为的重要线索来源,国家采取鼓励支持的态度。如对于举报,经核实确有违法行为的,经立案调查后依法作出相应处罚,给予特定举报行为以奖励。投诉举报属于公民的权利亦或义务,但不可以利用此谋取不法利益。
[2020-05-05]行政机关所收集的证据是否可以直接作为刑事证据使用
修改后刑诉法规定,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所收集的物证、书证等证据材料和侦查机关通过技术侦查措施收集的材料,都可以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
[2020-05-04]对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亦可适用认罪认罚从宽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现代化变革的重要内容。
[2020-05-04]职务侵占罪中职务便利与工作便利的界分
职务侵占罪中利用职务便利的实质是行为人基于工作职责能够占有、处分本单位财物。
[2020-05-03]被告人未能预交罚金还属于“认罪认罚”吗?
被告人未能预交罚金还属于“认罪认罚”吗?
[2020-05-03]认罪认罚案件被告人上诉,检察院到底该不该跟着抗诉
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后反悔提出上诉,是当前认罪认罚从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2020-05-03]《关于办理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关于办理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2020-05-03]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程序转化
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程序转化
[2020-05-02]追诉时效适用遵循原则之探究
追诉时效应遵循罪刑法定所要求的禁止溯及既往,“从旧兼从轻”的本质是有利于被告原则,是新旧法律更迭中计算追诉时效必须遵守的权利保障规则。
[2020-05-02]监察委员会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程序问题研究——以768份裁判文书为例
根据监察委员会成立以来法院作出的768份裁判文书的实证研究,职务犯罪案件委托律师辩护率高;留置期限整体较长、解除留置后逮捕率高;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和速裁程序适用率低;非法证据排除难;定案以言词证据为主,证据之间相互“印证”成为此类案件典型的办案模式。
[2020-05-02]利弊得失——特殊情境下的法益衡量
形式的法益概念是规制司法机关的,规制对刑法进行解释,也可以称为方法论的法益概念。
[2020-05-02]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特征
组织特征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认定的关键之所在。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立法是预备行为的正犯化。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来说,更为重要的是组织而不是该组织所实施的犯罪。
[2020-04-29]“判三缓四”与两年有期徒刑究竟孰轻孰重呢?
与江溯教授商榷
[2020-04-29]明确行为规范、细化裁判规则、丰富理论资源,典型案例三重功能的集中体现
保障疫情防控措施有效实施、巩固疫情防控既有成效的最后法律手段,就是适用刑法惩治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其中,依据刑法第三百三十条的规定,准确认定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至关重要的刑事措施。
[2020-04-28]也评“余金平交通肇事案”丨未受诉权约束的裁判权
该案背后所隐含的诉权与裁判权的关系问题,更需要我们在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时给予应有的重视。
[2020-04-28]刑事追诉时效条款的理论解读与适用
“刑罚是针对犯罪内含非难的害恶”,基于目的理性的刑罚观,在现代社会国家并不能无限制的启动刑罚权,为此,各国一般都规定有追诉时效制度。
[2020-04-28]合同诈骗罪的法官裁判思维(2008-2018《人民司法》裁判要旨集成)
合同诈骗罪的法官裁判思维
[2020-04-27]一审抗诉量刑过重,二审法院不可加刑
近日,一起被告人上诉,检察院抗诉,二审法院加重改判的认罪认罚案件引起较大学界较大关注。此案的二审判决书因说理清晰,论证充分博得一片赞誉的同时,另一个看似符合现行法律规定的程序问题引起了反思。
[2020-04-27]全国人大法工委关于上诉不加刑的释义全文
全国人大法工委关于上诉不加刑的释义全文
[2020-04-27]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正义? —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来类比余金平案是否适当?
余金平案近期引发热议,继昨日平台推送诸多大咖的案评后,刑诉法学界对该案的裁判问题、认罪认罚从宽实践适用问题等争论达到了高潮。
 «上一页   1   2   …   52   53   54   55   56   …   57   58   下一页»   共1159条/58页 

版权所有 © 2019-2020 北京于佳祺律师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90520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