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祺律师

全国服务热线

15901599448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15901599448

于佳祺律师

网址:http://www.yujiaqi360.com/

联系人:于佳祺律师

手机:15901599448

邮箱:yujiaqi@jingsh.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37号京师律师大厦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2022-02-11]我国公众参与反腐的碎片化及其完善
政府积极治理和公众积极参与是惩治腐败的一体两面,二者缺一不可。但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反腐时,尚存在参与方式碎片化之弊端,这与公众对腐败容忍程度较高、法律保障力度相对较弱、自身参与能力较低等因素密切相关。
[2022-02-10]涉企轻罪案件量刑要点论纲
涉企轻罪案件是指企业实施法定最高刑为三年有期徒刑的轻罪案件。涉企轻罪案件既具有企业犯罪的特点,又具有轻罪的特点,这一特征决定了此类案件量刑的特殊性。
[2022-02-09]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办理实践问题初探
近年来,网络犯罪呈日益增长之势,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目前已占全部刑事案件的40%以上,每年案发量以30%左右的态势增长,给社会稳定、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2022-02-08]差异化处理贩卖银行卡犯罪
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银行卡的行为,因其主观上的“明知”及客观上提供支付结算的帮助行为,与刑法中数个罪名的构成要件类似,引发司法适用争议。
[2022-02-07]老鼠仓趋同交易“前五后二”认定模式的思考
自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行为入刑以来,借助大数据分析监测系统的运用,老鼠仓违法犯罪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2022-01-29]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不特定多数人”的界定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一类犯罪行为。
[2022-01-26]间接证明与推定的实践运用
作为事实认定方法,间接证明与推定往往适用于缺乏供述、证言等直接证据的案件,在化解证明困难、提高认定事实效率、贯彻特定刑事政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01-24]当前相对不起诉制度适用中的难点
在全面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时代背景下,“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更加深入地落实在司法实践中,轻罪治理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中新的矛盾焦点。
[2022-01-21]“两高”印发司法解释明确办理窝藏、包庇刑事案件法律适用问题
“两高”印发司法解释明确办理窝藏、包庇刑事案件法律适用问题,故意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以证明犯罪的人具有法定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情节的,以包庇罪定罪处罚。
[2022-01-20]“法益恢复现象”:适用范围、法理依据与体系地位辨析
当前,“法益恢复现象”的概念运用比较混乱、尚未形成规范的话语体系,出罪化的法理依据众说纷纭,体系地位模糊不清。
[2022-01-19]监察调查中“主动投案”与刑法意义上"自动投案"的转化与衔接
主动投案一词首见于2019年5月9日中央纪委监委网站的信息发布。
[2022-01-18]辩护律师核实证据的内容、范围、方式及配套制度改革
法律中有关辩护律师核实证据的内容、范围和方式等均不明确,刑法修正案(九)实施后,律师核实证据还可能面临“泄露案件信息”的执业风险。
[2022-01-17]论我国刑事司法机械化倾向——从赵春华非法持有枪支案谈起
赵春华案反映了刑事司法机械化倾向。刑事司法机械化倾向是指司法者在刑事裁判过程中脱离民众认同的基本价值理解、解释和适用刑法的观念和现实。
[2022-01-14]民法上的不法原因给付物,能否作为刑法上的财产进行保护
不法原因给付是指基于违反强制性法律法规或公序良俗的原因而为的给付。
[2022-01-13]如何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阅卷权
在被告人与辩护人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双方的辩护观点往往容易出现分歧,此时不仅无法形成合力,甚至还会在辩护效果上互相抵消。在法律修改之前,可以通过司法解释“间接赋予”被追诉人的阅卷权,为将来在立法上明确规定被追诉人的阅卷权奠定基础。
[2022-01-12]防卫过当的客观要件及其司法认定规则——以指导性案例的分析为核心
防卫过当的成立,在客观上必须同时兼具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与防卫结果“造成重大损害”两个要件。
[2022-01-11]办理洗钱犯罪案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反洗钱工作,最高检组织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了以办理洗钱犯罪案件为重心的反洗钱工作,检察机关办理洗钱犯罪案件数量较以往实现了较大突破。
[2022-01-10]以大数据思维破解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查处难题
开展反诈、防诈宣传教育也应以大数据侦查的角度进行。
[2022-01-07]证据审查必须遵循四项法则
证据审查与分析本质上属于一种思维活动,依据的是认识论、逻辑学等领域的知识,同时离不开司法者的法律素养、实践经验以及常理常识等,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准则。
[2022-01-05]刑事责任年龄“个别下调”,过渡时期最优方案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一),并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刑法修正的一大亮点在于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调整,即针对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
 «上一页   1   2   …   35   36   37   38   39   …   55   56   下一页»   共1102条/56页 

版权所有 © 2019-2020 北京于佳祺律师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90520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