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祺律师

全国服务热线

15901599448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15901599448

于佳祺律师

网址:http://www.yujiaqi360.com/

联系人:于佳祺律师

手机:15901599448

邮箱:yujiaqi@jingsh.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37号京师律师大厦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2022-06-16]逮捕证明标准适用实证研究——以C市检察机关为视角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删除了逮捕条件中“有逮捕必要”等模糊字眼,将社会危险性要件细化为五种具体情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逮捕证明标准的可操作性。
[2022-06-15]涉人脸识别犯罪的关键问题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 28 条将人脸识别等包含个人生物识别特征在内的信息作为敏感个人信息加以特别保护极有必要,除此之外,应针对实践中涉人脸识别犯罪频发的现状,有效运用刑法手段精准打击,以全面保护人格权。
[2022-06-14]抢劫罪手段行为限定的必要性与具体路径
抢劫罪是财产罪领域常见多发的罪行,由于其法定刑过重,合理界定该罪已成为刑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的重中之重。
[2022-06-13]新变化呼唤完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2012年3月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原有不起诉制度基础上新增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2022-06-10]法条竞合犯——一个注入中国元素的概念
我国刑法理论对法条竞合的界定(尤其是竞合类型或表现形式等),并没有达成基本的共识,但对法条竞合的成因却有一致的理解,均认为,刑法立法规定是形成法条竞合的直接原因。
[2022-06-09]我国有组织犯罪企业化的现状、特点与原因再探
有组织犯罪的企业化趋势是我国社会重大转型期所面临的众多复杂犯罪现象之一。
[2022-06-08]证据推理性质的反思与回归
在英美法系的主流观点中,证据推理的性质被解释为理论物理学中的“不确定性”,即不断接近于“真相”的“似真性”,而不是确定性。
[2022-06-07]行政拘留纳入刑法体系的配套措施
行政拘留司法化改造的路径应纳入刑法体系,与此同时,行政拘留被纳入刑法体系后,犯罪圈无疑会扩大,司法压力、前科负面效应等问题也将更加凸显。
[2022-06-06]催收非法债务罪研究
催收非法债务罪是立法机关总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经验的产物。寻衅滋事罪、非法拘禁罪、非法侵入住宅罪等罪名是催收非法债务罪设立之前规制对此类行为的常用罪名。
[2022-06-02]“不认罪型”案件证明模式研究——最佳解释推理模型之提倡
刑事证明是证成案件事实而非发现案件事实的活动,具体表现为证据到裁判的过程,这决定刑事证明必须要与裁判要求相关联。
[2022-06-01]民事代理在刑法适用中的意义
诸多刑事案件的妥当解决离不开对民事代理的判断。
[2022-05-31]我国刑事庭审质证规则的规范分析
一般认为,质证是指控辩双方在审判过程中对对方举出的证据进行质疑和质问。据此,刑事诉讼中的质证主体为控辩双方,质证的对象是控辩双方举示的证据,既可以是言词类证据,也可以是实物类证据。
[2022-05-30]程序违法何以实体从宽
“程序违法的实体从宽”现象已在我国初见端倪,然而其正当性备受质疑。
[2022-05-27]我国刑事庭审质证规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司法现状中,侦查权仍处于强势地位。公检法三机关互相配合,共同打击犯罪的结构没有发生根本转变。
[2022-05-26]职务违法犯罪案件证据收集需做到“三个围绕”
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保障案件质量的生命线。
[2022-05-25]如何构建认罪认罚案件相对不起诉适用标准
对于具有法定的免除处罚情节,实质上也没有人身危险性的认罪认罚案件,可直接认定为“依照刑法规定免除刑罚”;对于没有法定的免除处罚情节,但是犯罪的情节轻微,行为人认罪认罚且真诚悔罪,积极修复犯罪损害,实质上也没有人身危险性的,可认定为“不需要判处刑罚”。
[2022-05-24]最高检发布《人民检察院羁押听证办法》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依法规范开展人民检察院羁押审查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人民检察院羁押听证办法》。
[2022-05-23]我们应该怎样“围观”刑事案件?
“阿里女员工被侵害”案、“女魔头”劳荣枝被判死刑案、武汉一名律师遇害案……热点刑事案件近期不时出现,引人深思。
[2022-05-20]“有限的整体主义”——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中的证据评价方式
在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和实务中,法官遵循“相互印证”的论证逻辑审查判断证据的合法性。这种逻辑在本质上是以印证结果回溯性地判定证据的资格,不利于非法证据的准确认定和排除。
[2022-05-19]法定刑幅度下调情形下从旧兼从轻原则的合理适用
刑法修正案(十一)将职务侵占罪等罪名中数额较大的法定刑由原来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调整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即新法将该档法定最高刑下调为三年有期徒刑,但同时新增了罚金刑。
 «上一页   1   2   …   34   35   36   37   38   …   58   59   下一页»   共1166条/59页 

版权所有 © 2019-2020 北京于佳祺律师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90520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