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祺律师

全国服务热线

15901599448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15901599448

于佳祺律师

网址:http://www.yujiaqi360.com/

联系人:于佳祺律师

手机:15901599448

邮箱:yujiaqi@jingsh.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37号京师律师大厦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2022-06-07]超层越界开采与非法采矿罪
众所周知,刑法分则相关规定中“违反国家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等内容,能够为刑事违法性的判断奠定基础。
[2022-06-06]错案预防视野下的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错案预防视野下的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2022-06-02]毒品犯罪既遂、未遂的认定标准探析
毒品犯罪中的既遂、未遂认定标准问题是常见的一个疑难问题,也是司法实践中一个常见的争议焦点,讨论到既遂、未遂问题,制造毒品罪、运输毒品罪、贩卖毒品罪几种常见的毒品犯罪是较为频繁出现争议的几种犯罪。
[2022-06-01]高利放贷的法律规制——刑民双重视角的考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营主体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增加,但金融机构难以完全满足经营主体对资金的实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民间借贷日益活跃,高利放贷成为常态化的民间资金融通方式。
[2022-05-31]论刑事诉讼中私人违法获取证据的证据能力
随着国家政权逐渐掌控历史舞台,原先由私人自行承担的社会秩序协调、安全维护等重要工作被逐渐让渡给了力量强逾私人百万倍的国家机器,但这并非就是说公民的幸福与安定的生活全部由国家承担。
[2022-05-30]刑事诉讼中事故调查报告的证据属性和规范
刑事诉讼中事故调查报告的证据属性和规范
[2022-05-27]电子证据运用——如何“重建”案件事实
办案人员要尽量“细化”“揉碎”电子证据,“挖掘”不为人知的微观信息用于还原案件事实。
[2022-05-26]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涉案数额如何认定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涉案数额如何认定
[2022-05-25]现代客观归责理论的源流——从主观到客观
从学术史的脉络上看,如今在我国刑法学界备受关注的现代客观归责理论,其前身可追溯至黑格尔的主观归责学说。
[2022-05-24]反电信网络诈骗立法宜采用“敏感个人信息”概念
在数字化时代,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已成为威胁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社会稳定发展的毒瘤。
[2022-05-23]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学习研究所得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2-05-20]从单一正犯视角看片面共犯论
片面共犯理论的宗旨,是在正犯实行犯罪时未察觉到共犯,进而不构成传统意义上的“共同犯罪”时,为追究共犯提供解释路径。
[2022-05-19]“协助组织卖淫罪”与“组织卖淫罪从犯”区分
协助组织卖淫罪虽然是独立的犯罪,且不排除帮助犯的正犯化情形,但在司法实践中不可能离开组织卖淫罪而独立地认定本罪。不管规定协助组织卖淫罪的法条性质如何,都需要区分组织卖淫罪的从犯与协助组织卖淫罪。
[2022-05-18]如何准确理解奸淫不满十四周岁幼女的“从重处罚”
刑法修正案(十一)第二十六条对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作出重大调整,对性侵未成年人的相关犯罪作出进一步的完善,修改条款加强了对奸淫幼女的打击力度,并且新增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增进了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
[2022-05-17]厘清自洗钱罪主观认识内涵
刑法修正案(十一)删除刑法原第191条洗钱罪行为中的三个“协助”洗钱行为,并规定了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等上游犯罪行为人的自洗钱犯罪。
[2022-05-16]袭警罪的成立条件
袭警罪的成立条件
[2022-05-13]书面证言的使用限度及运用规则
在刑事诉讼中,书面证言的使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性规范,反映的也不仅仅是证人不出庭等制度表象问题,它关涉诉讼价值、诉讼结构以及诉讼运行模式等深层次问题。
[2022-05-12]推动重罪领域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诉讼改革,对诉讼理念、诉讼结构和诉讼程序等方面都带来了重大影响。
[2022-05-11]代购毒品的行为性质
吸毒者大多受到公安机关的管控,代购毒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2022-05-10]“法益恢复现象”——适用范围、法理依据与体系地位辨析
当前,“法益恢复现象”的概念运用比较混乱、尚未形成规范的话语体系,出罪化的法理依据众说纷纭,体系地位模糊不清。
 «上一页   1   2   …   31   32   33   34   35   …   57   58   下一页»   共1160条/58页 

版权所有 © 2019-2020 北京于佳祺律师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9052065号-1